遠景領航(北京)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400-005-6109 京ICP備11046134號
文章摘要:美國富二代接受什么樣的教育。近年來。國內的“富二代”培訓班層出不窮,課程跨度頗大,從財報分析、國際貿易、上市公司表現,到高爾夫球、騎馬、茶道、國際社交舞、國學以及形
美國富二代接受什么樣的教育。近年來。國內的“富二代”培訓班層出不窮,課程跨度頗大,從財報分析、國際貿易、上市公司表現,到高爾夫球、騎馬、茶道、國際社交舞、國學以及形象穿著與品位等無所不包,有的學費高達近百萬元。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“富二代”教育,其實正好說明中國還不會教育“富二代”。據美國《波士頓環球報》的報道,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家精英教會高中男校的教育,這里的教育頗值得中國的“富二代”及其父母們參考。
人是怎么富起來的?正當的財富,都是你通過為他人提供服務而得到的報償。如果你想成為未來一代的領袖,就必須學會做一個“為了別人的人”。這所高校的校訓正是“為了別人的人”。為了把學生培養成“為了別人的人”,所在畢業班的學生必須完成至少40個小時的社會服務才能畢業。對于低年級學生雖然沒有硬性要求,但受整個學風的影響,他們大多數也都積極投身于社會服務。其中主要的一個服務項目,是到無家可歸者救濟站面對面地給那些無家可歸者提供飲食服務。該校把無家可歸者救濟中心就設在了自己的校園內。
這些孩子大多出身于富裕家庭,住在富人區,他們過去也許聽說過貧困,但親身的體驗幾乎沒有。到無家可歸者救濟中心服務,是給他們上的第一堂貧困課。這些無家可歸者,許多有毒癮,還有些 精神不正常,對付起來非常不容易。一位學生因為拒絕一位無家可歸者往咖啡里加6勺糖的請求,被粗暴地咒罵。有的學生利用午飯時間來服務,有的則干脆住在救 濟中心一周,幫著準備各種飯菜。
富裕的家庭,最怕孩子對自己能為別人做什么喪失了理解力,所以才會掏腰包讓養尊處優的孩子看看真實的生活,讓他們理解什么是人的尊嚴,怎樣做才能更好地維護人的尊嚴。
再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富人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
第一是平等,父母分配食品,4個孩子無論大小,每人都是一個樣的一份,幾乎不近人情,這在很多人看起來覺得奇怪。第二是財產觀,每個孩子分得一份,那就是屬于他的。如何支配這份財產是他自己的事情。第三是理性協商,大孩子不夠吃,不能恃強凌弱,到小的那里去搶。他要取得額外的食物,就必須通過他們彼此認可的公平交易向小的去交換。這種交換是理性的,而孩子則懂得講理,能夠運用這種理性。
這些講理的孩子沒有一個是不自私的,他們并不愿意無代價地把食品分給別人,或無代價的替別人干活。孩子們雖然都自私,但卻都受“榮恥心”(Esteem and Disgrace)約束,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到(交易),什么是不可以做到(硬搶)。“榮恥心”可以將人引向理性之善。
兒童道德教育的目標是啟蒙,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自我利益,并在理性的自我克制中去理解自我利益。對這一啟蒙來說,人的尊嚴意識是關鍵的,一個人的自我克制因他的尊嚴而堅實(我自己的自由、理性選擇,不是因他人的強制),而自我利益則因尊嚴而擴大為與他人有關的利益(同等尊嚴的其他個體)。這種尊嚴不是超然的“善”,而是扎根在經營自己私有財產的土壤中,一個在經濟上獨立的人才能有獨立、自由的道德選擇,這樣的土壤并不美妙,但卻很實在。一個人能好好經營私產,有克制,不侵占他人的私利,便會被同樣能做到這些的鄰人所尊敬,成為“好鄰居”意義上的道德之人。這家的孩子便是“好鄰居”意義上的好兄弟。
道德教育是要從小開始的,讓孩子從小就學習能控制自己的“自然傾向”,人有“自然不良傾向”(自私)。“人性”自然傾向上的看法與霍布斯是相似的。人天生就貪圖權力,有霸占欲,免不了有暴力沖突,只有看看小孩如何游戲便可知道。人必須學習一種并非自然的理智能力,用理智在內心形成約束,這樣才能避免一種暴力相向、人人為敵的社會化模式,以及它自然野蠻的社會教育。教育是違背人類自然天性的努力,學會用理性駕馭人的自然本性,這必須由教育來完成。
教育觀的更高目標是培養“社會美德”,社會美德是理性的,用以克服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會碰到的非理性的和惡的影響。兒童接受抽象“公正”(justice)的教育有困難,但不是不能以適合他們的方式加以引導。“公正”在洛克那里取決于尊重私人財產,兒童不擁有私人財產,所以無法理解正義。由于“財產”的概念是與“勞動”相聯系的,所以可以讓孩子通過勞動(如在家長[微博]和老師的幫助下制作自己的玩具)和鼓勵他們慷慨與玩伴分享,學習正義,在他與別人分享時,“應該對他給予極大的稱贊和信任,以此鼓勵他,……告訴他慷慨不使他喪失任何東西。他每一次的慷慨行為也應該受到回報,并有盈余;讓他明智地發現,他對別人仁慈表現,對他自身來說不是一件不上算的事情。”
財產是許多富家子弟驕橫、糜爛、墮落的原因,但是財產也可以成為一種正確價值觀教育的手段。只要在兒童心智混沌初開之時就開始教育這樣的價值,便能將理智和自我克制精神牢牢“打進他們的心里”。
大家好,這里是遠景領航,微信號是yuanjinglinghang,很希望和您成為朋友,共同分享留學路上的點點滴滴。如果您喜歡此文章,歡迎您分享或轉載給您的朋友。